序号 | 服务内容 | 服务标准 |
1 | 目标与责任 | (1)供应商应结合采购人要求及物业服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并制定配套实施方案。 供应商应按照服务质量标准,认真组织开展日常物业管理服务,积极对接并及时响应采购人提出的物业服务需求,协助配合采购人统筹做好专项突发任务服务保障和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急管理工作。 |
(2)供应商应遵守采购人规章制度,违反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的,一旦出现事故由供应商承担全部责任。 |
(3)供应商应维护采购人的合法权益和形象,不得借采购人名义做虚假和不实的宣传。 |
(4)由于供应商管理不到位,导致采购人财产损坏的,供应商赔偿相关的费用及损失。 供应商的派驻人员如果受到采购人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投诉,经查证属实,确实违反了合同约定和相关管理规定的,采购人有权要求供应商更换该派驻人员,供应商应当在3日内予以更换。 |
(5)供应商必须配足管理与服务人员。供应商必须按采购人要求设置相应岗位,制定的工资标准及相应岗位职责须获得采购人的认可。采购人对一些重要岗位的设置、人员录用与管理及一些重要的管理决策有直接参与权与审批权。物业管理公司全体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健康状况由供应商负责。 |
(6)供应商应保持工作人员满勤。因人员生病、探家等特殊原因人员不齐时,当日上岗人员不得少于应在岗人数的96%以上,且连续人员不满勤时间不能超过3天,全月不满勤总天数不得超过7天,人员不满勤时供应商应及时从其他项目协调人员补充,普通岗位人员要求3天内到岗,技术岗位人员7天内到岗,逾期采购人有权对供应商进行处罚,并扣除缺岗人员工资。 |
(7)供应商应保持同采购人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处理、协调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遇有重大事项要及时报告和反馈信息,充分尊重采购人的意见,接受采购人的提议、监督和指导。 |
(8)签订合同后,供应商立即组织人员进驻采购人单位开展工作,要求尽快熟悉设备,并制定各专业设备的操作流程,保证设备运转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所有人员均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如果违反规程操作,导致后果,将由供应商承担相应责任。全部物业人员必须在24小时之内到位,做好交接工作。 |
(9)供应商在日常管理中要建立交接班、项目故障与维修、保养等登记制度。供应商应积极配合采购人临时任务服务。 |
2 | 服务人员要求 | (1)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岗位技能、职业素质、服务知识、客户文化、绿色节能环保等教育培训,并进行适当形式的考核。 |
(2)供应商对所录用人员要严格政审,保证录用人员没有刑事犯罪记录,且家庭住址详细、个人资料齐全并留有能够证实其身份的有关材料备案;保证特殊岗位从业人员具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所要求的资质。 |
(3)供应商根据采购人要求对服务人员进行从业资格审查,审查结果向采购人报备。 |
(4)服务人员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及资格条件应当与所在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到岗前应当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以达到岗位能力要求,国家、行业规定应当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特种作业证书的,应当按规定持证上岗。 |
(5)如采购人认为服务人员不适应岗位要求或存在其他影响工作的,可要求供应商进行调换。如因供应商原因对服务人员进行调换,应当经采购人同意,并将新录用人员的自然情况书面向采购人通报,经采购人同意后方可实施。更换比例不得超过本项目服务人员总数的20%。本项目服务人员不得在其他项目兼职。 |
(6)供应商各类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按岗位着装要求统一着装,同时需佩戴工作证(卡、牌)等表明员工身份。仪容整洁、姿态端正、举止文明。用语文明礼貌,态度温和耐心。一些公众岗位录用人员体形、身高要有规定。 |
3 | 保密和思想政治教育 | (1)供应商应针对物业服务制定保密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①明确重点要害岗位保密职责。②对涉密工作岗位的保密要求。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国家机密的安全,制度涵盖人员管理、场所管理、责任追究等内容。对于牵涉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信息、密码、资料、文档等须妥善存放。 |
(2)根据采购人要求与涉密工作岗位的服务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保密协议应当向采购人报备。 |
(3)供应商对参与本单位物业服务的员工进行保密培训和教育,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对服务人员进行保密、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提高服务人员保密意识和思想政治意识。新入职员工应当接受保密、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进行必要的人员经历审查,合格后签订保密协议方可上岗。上岗前培训不少于2小时,对在岗员工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 |
(4)发现服务人员违法违规或重大过失,及时报告采购人,并采取必要补救措施。 |
(5)供应商发现物业服务保密管理中存在泄密隐患和问题的,应当立即通知采购人。 |
4 | 档案管理 | (1)建立物业信息,准确、及时地对文件资料和服务记录进行归档保存,并确保其物理安全。 |
(2)档案和记录齐全,包括但不限于:①采购人建议与投诉等。教育培训和考核记录。保密、思想 政治教育培训记录。②房屋维护服务:房屋台账、使用说明、房屋装修、维保记录等。③公用设施设备维护服务:设备台账、设备卡、使用说明、维保记录、巡查记录、设施设备安全运行、设施设备定期巡检、维护保养、维修档案等。④保洁服务:工作日志、清洁检查表、用品清单、客户反馈表等。⑤绿化服务:绿化总平面图、清洁整改记录、消杀记录等。⑥其他:客户信息、财务明细、合同协议、信报信息登记、大件物品进出登记等。 |
(3)遵守采购人的信息、档案资料保密要求,未经许可,不得将建筑物平面图等资料转作其他用途或向其他单位、个人提供。 |
(4)履约结束后,相关资料交还采购人,采购人按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存档。 |
5 | 分包供应商管理 | 除高压变电所运行维保、消防运行维保及日常监控、电梯运行日常维修维护以外,其他不允许外包。 |
6 | 服务改进 | (1)供应商应主动配合采购人开展服务质量检查和考核评价,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管理,定期征求采购人关于物业服务质量的意见、建议,自主开展服务质量自查,结合反馈意见与评价结果采取改进措施,扎实有效的开展包括但不限于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保密教育、业务知识培训和安全能力培训等工作。供应商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有责任向采购人提供合理建议,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
(2)对不合格服务进行控制,对不合格服务的原因进行识别和分析,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
(3)需整改问题及时整改完成。对不达标以及采购人不满意的服务事项及时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完成时限要求,及时将整改落实情况反馈采购人。 |
7 | 重大活动后勤保障 | (1)制订流程。配合采购人制订重大活动后勤保障工作流程,需对任务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工作安排制定详细的后勤保障计划。 |
(2)实施保障。按计划在关键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部署,确保任务顺利进行,对活动区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以礼貌、专业的态度对待来宾,展现良好形象。 |
(3)收尾工作。对现场进行检查,做好清理工作。 |
(4)事后总结工作。根据活动的情况,及时总结并反思工作的不足和经验教训。 |
8 | 应急保障预案 | (1)重点区域及安全隐患排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重点部位及危险隐患进行排查,并建立清单/台账;应当对危险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或整改并定期监控;随着设施设备、服务内容的变化,及时更新清单/台账,使风险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
(2)应急预案的建立。根据办公楼隐患排查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专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火情火警紧急处理应急预案、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停水停电应急预案、有限空间救援应急预案、高空作业救援应急预案、恶劣天气应对应急预案等。在处理特殊事件和紧急、突发事故时,采购人对供应商所有派驻人员和备勤人员有直接指挥权(投标时提供承诺函)。事发时按规定途径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
(3)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和演练,组织相关岗位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应急 预案演练;留存培训及演练记录和影像资料,并对预案进行评价,确保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
(4)应急物资的管理。根据专项预案中的应对需要、必要的应急物资,建立清单或台账,并由专人定 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如有应急物资不足,及时通知采购人购置齐全,确保能够随时正常使用。 |
9 | 服务方案及工作制度 | (1)制定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人员录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物业服务管理制度、公用设施设备相关管理制度等。 |
(2)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交接方案、人员培训方案、人员稳定性方案、保密方案等。 |
(3)制定物业服务方案,主要包括:房屋维护服务方案、公用设施设备维护服务方案、绿化服务方案、保洁服务方案、保安服务方案、会议服务方案等。 |
(4)建立绩效考核。建立符合本项目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采购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激励优秀的服务人员,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
10 | 信报服务 | (1)负责采购人报纸(信件)的接收,按各部门订报数量及时进行无差错分发,对接收的信件、邮件、包裹和挂号信等进行正确分理、安全检查和防疫卫生检查。。 |
(2)建立接收与登记制度,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和相关要求。 |
(3)大件物品出入向采购人报告,待采购人确认无误后放行。 |
11 | 服务热线及紧急维修 | (1)设置24小时报修服务热线。 |
(2)紧急维修应当15分钟内到达现场,不间断维修直至修复。 |
(3)维修人员需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同时,应遵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安全,不遵守相关安全规范,一旦出现事故,由供应商承担全部责任。 |
(4)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应与报修人保持沟通,及时告知维修进展和预计完成时间。对于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应说明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或替代方案。 |
(5)维修完成后,应进行后续跟踪以确认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可收集报修人员的反馈意见,以便对维修服务进行持续改进。实现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闭环管理。 |